文化交流體體驗隊(曼谷、泰南)
因為在校園福音團契服事的關係,使得我有了這個機會,在八月份帶著一隊大學生去到泰國,進行為期兩個禮拜的宣教體驗,我們稱作訪宣(或短宣隊)。
講到了泰國的宣教,很多人都會直接想到泰北的少數民族,那邊確實是有很多的宣教工作,也有很多的台灣教會去到那邊開拓、植堂等等,然而這次我參與的短宣隊並不是去這些熱門的地方,相反的,我們是去了信奉伊斯蘭教為主的地區,和主體是佛教文化的泰國核心區域有非常大的不同。在泰國全境佛教徒佔94%,穆斯林約5%,基督徒約0.7%,但在這個地方卻有八成以上是穆斯林,因此我們是無法直接向人傳講信仰的,但也並非像我們想像的那麼恐怖,他們不會因為我們傳福音就殺了我們,然而他們卻會對基督徒有很大的戒心,所以若是我們想要宣教,就不能像我們在台灣或其他比較開放的地方那樣大張旗鼓,也不能一開始就表明自己的身份。於是我們使用了一個很正當的名義:觀光和文化交流。可能有人覺得宣教應該會是住在當地教會,睡得很克難之類的,但我們並沒有這麼做。在當地還是有教會,但只有三間,以這個省份大概有像屏東那麼大來看,數量真的非常少。既然我們是觀光客,當然就不能住教會,所以我們是住在飯店,一切的行動也都要像觀光客,否則會讓當地人覺得很奇怪,雖然說那邊也很少有觀光客,我們白白的膚色難免顯得突兀,好在我們人數不到十個,只要避免一群人走在一起,就不會太引人注目。頭兩天我們在當地就真的是觀光行程,畢竟要好好的認識這個地方、認識當地的風土民情,所以我們走訪了好幾個景點:當地著名的幾間清真寺、大學門口的商店街和二手市場、泰國的連鎖超市Big C和傳統市場等等,除了低廉的物價讓我們驚豔之外,食物的香辣繽紛也讓我們大開眼界,對我這個愛吃辣的人,無疑是來到了美食天堂。
拜訪清真寺的經驗實在難得,雖然台灣也有清真寺,但卻從來沒有機會或動機讓我走進去。來到了清真寺門口,映入眼簾的是像天方夜譚故事中的城堡,雖然不同的清真寺配色都不太一樣,但在藍天白雲的背景下,都顯得十分好看。走進去建築裡頭,看見男女有別的禮拜場所,就曉得他們的男女分際非常嚴格,我們也配合他們的文化,男女分頭參觀。在側邊的書架上,一本一本的古蘭經被好好地擺著,聽說他們是不能把古蘭經放在地上的,進到清真寺的人會把他們取來捧在手上恭讀。好在我們的信仰並沒有這樣規定,想想有時候我們在地板教室團契或聚會,常會把聖經擺在地上,也不是說我們就不敬重聖經,只是我們的觀念是看重神的話過於書籍的本身。在室內的底端有一個高高的座位,原以為不是給人坐的,問了一下才知道那是教長的位子,他會在那裡帶領大家禮拜,並宣讀古蘭經。禮拜堂的側邊,有著廁所和水池,是要讓來禮拜的人先清潔自己的身體,然後才進入禮拜。整體而言,清真寺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,每當提醒禱告時間的廣播聲此起彼落地響起時(因同一區域可能有數間清真寺),信徒們便會聚集,帶著虔誠的心來禱告。我們呢?我們的禱告生活有類似的地方嗎?
女性會包著頭巾,是穆斯林最明顯的特徵,由於台灣很少有,對我們而言似乎就有了一層神秘的面紗,我們會猜測在頭巾裡的,可能是個極度保守又封閉的靈魂。但實際上去接觸,卻使這樣的誤解完全消失殆盡。因著和當地宣教士的連結,我們得以進入一間大學,和他們的中文系學生接觸,進行所謂的文化交流。當地由於男性往往很早就要負擔家計,也普遍認為工作比較重要,所以能在大學就讀的,90%以上是女性,像我們接觸的中文系學生約四十個人,裡面只有三位男性,而其中的一位,甚至表明以後要變性成為女生。當然這樣的人不會是穆斯林,而是一般的泰族人,伊斯蘭教是不容許這樣的事發生的。其他的女生大概有一半以上都是包著頭巾的穆斯林,他們可能只是因為語言的隔閡而無法很自在地開口,但在相處了一陣子之後,卻都能中文、英文夾雜和我們聊天,我們也把僅僅學會的幾句泰文拿出來展現誠意,卻沒想到逗得他們哈哈大笑,這樣的相處很自然也很珍貴,我們正在一步一步破除我們原有對穆斯林的框架。
或許有人會覺得這樣的行程很不像是宣教,因為半句信仰的話都沒有說,但對我而言,我確實因著這次的經歷,走進了穆斯林群體之中,用一種與他們很靠近的角度,在觀察、在理解,也在為他們禱告。又或許我們這趟並沒辦法帶來多少的改變,但至少我們的參與激勵了自己、開闊了宣教的視野,某種程度上也支持了當地的宣教士以及居民。記得一位宣教士這樣回饋我們:「你們的到來幫助這裡的人知道在世界上有人在乎他們。」深願有一天他們能認識到,在世界上有一位神好在乎他們、好愛他們。
黃俊平 by 2017-09-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