緬北短宣隊

從此,心裡有個緬甸的位置。-李詩慧-

  在《以愛之名:翁山蘇姬》躍上國際舞台時,應景地看了一遍,至此之後,「緬甸」又被塞回腦海中的東南亞地圖。一直到踏上緬甸國土,「翁山蘇姬」是對緬甸唯一且薄弱的認識。出發之前,讀各式「緬甸」相關的書籍:《緬甸小日子》、《經典緬甸》、《聚離冰毒》,看緬甸籍台灣導演趙德胤的《歸鄉三部曲》,想從文字、影像中咬嚙出緬甸的魂魄,最終只拖出一些殘破的碎影。

負上毫無章法的認識,揣著碎影拼出的勇氣,塵土飛揚的緬甸已在我眼前飛揚。沒有星巴克、麥當勞,無法佯裝做作的熟悉感;少了紅綠燈、斑馬線,交通規則只能靠自我想像;毫無邏輯的停電,腦袋被迫跟著斷電;坐上貨車改裝的開放式計程車,口罩在塵土飛揚的街上,成了畸形的裝飾;沒人在意瀰漫空氣的懸浮微粒,是PM2.5還是PM25,就無需計較空汙來自前方燒垃圾,還是後方燒柴煮飯;沒有便利商店、製造日期、衛生標章,卻少不了「中國製造」,認真想想,就算在台灣,也只是把有效期限改到未來,這裡的「誠實」值得笑納。在國際企業尚未染指前,這裡是一個讓人置身其中,就不得不認識、不得不接納的地方。

***

  身為教育背景的研究生,來緬甸的目的是「培訓當地華校教師」。憑什麼是我來?這個問題在見到他們之後,大概有了答案。我負責照顧的「老師」都還是高中生,卻要肩負國中小學生教育的重責大任。老師們處境艱難,大部分家庭困苦,家人不支持繼續唸書,領低廉工資,沒有完善的師資培育,也不受學生、家長、社會的肯定與尊重。嚴肅地說,這是一個惡性循環,用三十年前的台灣課本(盜印的印刷品質極差),死記強背不太有把握的知識內容,再搖搖欲墜地傳給之後的學生,幾代教育下來,越來越難達到應有的程度,顯得岌岌可危。

  即使有教育背景,抱著「改善當地教育」的勇者情結與他們相處,或許不是上策。若不是來「教育」他們,又能如何?只是單純地想「認識」他們,「分享」他們的生活。在這裡認識的緬甸人,大多都有坎坷身世,足以改編成數以萬計的「阿信」續集。面對格格不入的台灣人,他們展現十足的熱情與體貼。閉口不提辛苦背景,免得我們處在文化消化不良的窘況;端出一道道「辣味飄渺」的「類台灣」料理,藉由食物稍微弭平腸胃的文化差異。分不清是他們接納我們,抑或是我們接納他們。

  吃著緬甸媽媽們精心準備的家常菜,老師們故作鎮定的臉龐藏著興奮。平時,他們不會吃到這些「尋常」料理,因著我們的到來,偶一為之,大飽口福。至於平常吃什麼,不得而知,他們從未端給我們吃。直到一次機會,拿到一盒便當,才對當地飲食略知一二;打開之後,乍看是炒飯加上不知名的鹹配菜;吃了幾口,覺得不對勁,定睛一看,驚為天人,大受鄙夷的三色豆居然在炒飯中「缺席」。這盒便當嚴格說起來,除了不知名的鹹配菜,只有「飯」。所謂炒飯,是依照應有的比例,混入染成綠色和橘色的「飯」,充當三色豆。這是他們平常飲食的縮影嗎?希望只是我們不小心吃到的「暗黑料理」。

***

  雖然當地缺乏完善的師資培育,卻不乏有大陸及台灣地區籌辦的短期培訓。「培訓」意味著什麼?自我中心的宣讀,譁眾取寵的表演秀,浮誇的技藝展現,還是平起平坐的文化交流?如果「培訓」是為了展現自己、打擊他們,撒下的究竟是肥料還是毒藥?預備培訓的過程幫助我「成為」他們。培訓隊出發前,機構派了兩位老師先到當地勘察二十天,回來傳達當地的需要與狀況,這個舉動讓當地的老師極為感動。依循「成為他們」的脈絡,我決心設計「他們」的教案,費心聯絡、溝通,期待所有教材都能在當地找到。

  院子裡摘採「植物大觀園」所需的標本;到學校廚房取得「浮力學校」可用上的雞蛋、鹽巴;徵召老師們的雨傘,架在學校的長板凳,掛上水桶,「槓桿樂園」就可以開張了;當地雜貨店的顏料和講台上枯萎的花,讓老師們在「自然拼貼小屋」盡情創作。這麼做並非為了製造當地單位的麻煩,也不是為了增加教案操作的風險。透過辛苦找素材的過程,只是想讓老師們知道:「你們也可以做到。」我所呈現的一切,無不是在當地地取得。

***

  離開緬甸一個月,阿艶來台灣參加僑委會辦的師資培訓。她是我負責照顧的老師,我當然非常想去看她,盡地主之誼,無奈諸事纏身,導致一延再延。阿艶幽默地開起國際玩笑:「老師,沒關係,我不是台灣人,不用預約,妳隨時都可以來找我。」感謝她緬甸式的包容,我總算在她返緬之前,抽出空檔去找她。阿艶一見到我,親切地喊:「老師!」帶她四處逛逛,問她:「最喜歡台灣的哪裡?」也不忘問她:「最不習慣什麼?」她喜歡台灣的一切,特別喜歡「人」;不習慣台灣的飲食,因為不夠「辣」。但她還是維持一貫的禮貌,補充了一句:「台灣吃得比較健康。」

  那天,我們走進一家「麻辣臭豆腐」,幫她叫了一份「最辣」的臭豆腐,自己點了一份「最不辣」。食物上桌,一碗紅艷艷、一碗清湯樸素,我們忍不住相視而笑。這兩碗截然不同的臭豆腐,代表著跨文化交流。我體會到,即使是「最辣」與「最不辣」,仍然可以同桌吃飯,甚至相談甚歡。

***

  最近,又看了一次《以愛之名:翁山蘇姬》。「翁山蘇姬」仍然以動人心魄的故事撞擊著螢幕,但這次,我沒有掉淚。因為我知道,從此,心裡有個緬甸的位置,但這個位置不是給「翁山蘇姬」,而是給那些在緬甸認識的他們,那些愛吃辣的他們,那些沒有看過《以愛之名:翁山蘇姬》(甚至沒聽過)的他們。
李詩慧 by 2016-11-23
回上一頁